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2年9月9日)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請協助補充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天體(Astronomical object),又稱星體,指太空中的物體,更廣泛的解釋是宇宙中所有的個體。
太陽系
太陽系外天體
簡單天體
複合天體
大範圍天體
太陽
原行星
行星
類地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類木行星
木星
土星
冰巨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衛星
地球的衛星
火星的衛星
木星的衛星
土星的衛星
天王星的衛星
海王星的衛星
冥王星的衛星
鬩神星的衛星
鳥神星的衛星
妊神星的衛星
小行星的衛星
巨行星
中介行星
矮行星
穀神星
類冥矮行星
冥王星
鬩神星
鳥神星
妊神星
海王星內天體
太陽系小天體
近地天體
微行星
小行星
雙小行星
三重小行星
三元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
地內小行星
阿莫爾群
阿波羅群
阿登群
阿波希利型小行星
水星軌道穿越小行星
金星軌道穿越小行星
地球軌道穿越小行星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
木星軌道穿越小行星
土星軌道穿越小行星
天王星軌道穿越小行星
海王星軌道穿越小行星
密接小行星
小行星帶
小行星群
小行星族
特洛伊小行星
金星特洛伊
地球特洛伊
火星特洛伊
木星特洛伊
土星特洛伊
天王星特洛伊
海王星特洛伊
達摩克小行星
半人馬小行星
海王星外天體
獨立天體
冰矮星
古柏帶
QB1天體
共振外海王星天體
1:2共振天體
2:3共振天體
2:5共振天體
3:4共振天體
3:5共振天體
3:7共振天體
4:5共振天體
4:7共振天體
黃道離散天體
類塞德娜天體
歐特雲
希爾斯雲
彗星
掠日彗星
恩克型彗星
木星族彗星
哈雷型彗星
喀戎型彗星
拋物彗星
雙曲彗星
周期彗星
主帶彗星
大彗星
短周期彗星
長周期彗星
無周期彗星
一次性彗星
克魯茲族彗星
熄火彗星
迷蹤彗星
流星體
散亂流星
火流星
流星
流星雨
隕石
玻璃隕石
假設存在的太陽系天體
祝融星
祝融型小行星
忒伊亞
反地球
第五行星
法厄同星
行星V
假設的第五顆氣體巨星
第九行星
假設的海王星外行星
水星的衛星
金星的衛星
地球的其他衛星
尼比魯
堤喀
太陽伴星
行星質量體
銀河系外行星
系外行星
熱木星
冷木星
離心木星
凌日行星
星際行星
蓬鬆行星
脈衝行星
冥府行星
沙漠行星
熔岩行星
海洋行星
熱海王星
迷你海王星
超級海王星
巨無霸地球
超級地球
次地球
無核行星
氨行星
碳行星
鐵行星
氣態矮星
超級木星
太陽系外巨行星
環聯星運轉行星
系外衛星
系外彗星
星際彗星
亞恆星
恆星
超富金屬恆星
特殊恆星
鋇星
S-型星
金屬線星
Ap和Bp星
快速振盪Ap星
CH星
牧夫座λ型星
鉛星
汞-錳星
殼層星
鍀星
碳星
極端氦星
普通星
初期恆星體
原恆星
前主序星
PG 1159星
Be星
赫比格Ae/Be星
緻密行星狀星雲Be星
共生Be星
棕矮星
鋰矮星
甲烷矮星
次棕矮星
恆行星
按光譜類型畫分
藍星
藍白星
白星
黃白星
黃星
橙星
紅星
Be星
OB星
碳星
沃爾夫-拉葉星
按光強度畫分
次矮星
B型次矮星
超低溫矮星
矮星(主序星)
藍矮星 (紅矮星階段)
黃矮星
橙矮星
紅矮星
次巨星
巨星
紅巨星
藍巨星
黃巨星
亮巨星
超巨星
紅超巨星
藍超巨星
黃超巨星
特超巨星
黃特超巨星
藍偏離星
黃偏離星
紅偏離星
變星
脈動變星
米拉變星
造父變星
矮造父變星
半規則變星
不規則變星
室女座W型變星
天琴座RR型變星
鳳凰座SX型變星
爆發變星
耀星
高光度藍變星
北冕座R型變星
獵犬座RS型變星
激變變星
發光紅新星
矮新星
新星
超新星
Ia超新星
Ib和Ic超新星
II型超新星
夸克新星
極超新星
假超新星
不穩定對超新星
伽瑪射線暴
自轉變星
天龍座BY型變星
獵犬座α²型變星
大陵五變星
天琴座β型變星
大熊座W型變星
獵戶型變星
金牛T星
獵戶FU型變星
仙王座β型變星
金牛座RV型變星
天鵝座α型變星
緻密星
藍矮星
白矮星
黑矮星
中子星
磁星
軟伽瑪射線復發源
不規則X射線脈衝星
脈衝星
X射線脈衝星
無線電脈衝星
毫秒脈衝星
次毫秒脈衝星
奇特星
夸克星
先子星
Q星
玻色子星
電弱星
孤子星
重力真空星
暗能量星
黑洞
微型黑洞
中介質量黑洞
超大質量黑洞
恆星黑洞
太初黑洞
異常明亮的X射線源
R-N黑洞
史瓦西黑洞
克爾黑洞
轉動的黑洞
白洞
蟲洞
索恩-祖特闊夫天體
鐵星
紅外星
行星系
多行星系外行星系統
雙行星
次恆星行星系統
恆星系統
聚星
聯星
光學雙星
目視雙星
天測雙星
分光雙星
食雙星
不接雙星
半接雙星
相接雙星
速逃星
密近雙星
X射線聯星
Be X射線聯星
X射線源
X射線暴
密接聯星
雙星
聯星系統
三星
三合星
恆星群
星協
OB星協
T星協
R星協
星團
疏散星團
球狀星團
超星團
大質量重子天體強關聯星團
星座
黃道星座
星座家族
中國星座
三垣
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四象
七政
二十八宿
星群
移動星群
小星群
星族
星盤星族
第一星族
第二星族
第三星族
金屬量
星系
以形狀區分
旋渦星系
棒旋星系
中間螺旋星系
無棒螺旋星系
透鏡狀星系
無棒透鏡星系
棒透鏡星系
橢圓星系
環狀星系
螺旋星系
宏觀螺旋星系
絮結螺旋星系
不規則星系
D型星系
cD型星系
以大小區分
矮星系
矮橢圓星系
矮橢球星系
矮螺旋星系
矮不規則星系
巨橢圓星系
超緻密星系
活躍星系
活動星系核
低電離核發射線區
賽弗特星系
電波星系
類星體
微類星體
光學劇變類星體
窄線X射線星系
星爆星系
重力透鏡星系
暗藍星系
亮紅外星系
超亮紅外星系
藍緻密矮星系
沃夫-瑞葉星星系
萊曼α發射體
豆狀星系
射電噪類星體
耀變體
光學劇變類星體
蝎虎座BL型天體
電波星系
N星系
茲威基星系
高偏振類星體
低光度活躍星系核
熱星體
衛星星系
特殊星系
環星系
交互作用星系
西佛星系
系外星系
核球
雙星系系統
星系群
星系雲
星系團
球狀星系團
疏散星系團
超星系團
星流
天球座標系統
地平座標系統
赤道座標系統
黃道座標系統
銀河座標系統
超星系座標系統
大尺度結構
大尺度纖維狀結構
長城 (天文學)
空洞 (天文學)
宇宙
可觀測宇宙
平行宇宙
拱星物質(星周物質)
塵埃盤
行星際物質
終端震波
日鞘
日球層頂
弓形震波
希爾球
星周盤
主星周盤
聯星周盤
原行星盤
吸積盤
岩屑盤
殘骸盤
原恆星盤
深空天體
梅西耶天體
IC天體
NGC天體
原行星雲
恆星雲
星際物質
電漿體
宇宙塵
星際塵埃
恆星氣流
星風
星風泡
星流
星雲
恆星雲
行星狀星雲
新星殘骸
超新星殘骸
瀰漫星雲(發光星雲)
發射星雲
反射星雲
電離氫區
星際雲
暗星雲
分子雲
巨分子雲
包克球
紅外線卷雲
星系暈
星系橢球體
星系冕
古爾德帶
本星系泡
本星際雲
星系際介質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宇宙紅外線背景輻射
ΛCDM模型
暗能量
暗物質
大質量緻密暈天體
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
重力奇異點
裸奇異點
太陽系內的天體
編輯
太陽系天體: 軌道列表 大小列表 質量列表 發現列表 閱論編
區域按軌道順序排列
內太陽系
外太陽系
海外天體(TNO)
最外圍
備註(半徑/km)
類地行星
小行星帶
氣態巨行星
柯伊伯帶
離散盤
奧爾特雲
行星
水星11
金星7
地球6
火星8
木星2
土星3
天王星4
海王星5
半徑2400~70000清空軌道
矮行星
矮行星
穀神星33
冥王星17鳥神星23妊神星25
鬩神星18
球形、未清空軌道半徑470~1300
候選矮行星
智神星62灶神星65健神星87
創神星302002MS434亡神星35潫神星36······
2007OR1024賽德娜32······
部分星體較大確認球形即可升格
繞日小天體
規則軌道
地球特洛伊
火星特洛伊
小行星帶
特洛伊小行星
海王星特洛伊
柯伊伯帶
微小星體群體流星雨為細碎微粒
不規則軌道
阿登型-阿波羅-阿莫爾型(近地小行星)
半人馬小行星
離散盤
奧爾特雲
達摩克型小行星 · 短周期彗星
長周期彗星
衛星
大於矮行星
月球14
木衛一13木衛二15木衛三9木衛四12
土衛六10
海衛一16
半徑1300~2700兩顆比水星大
尺寸與矮行星相當
土衛三31土衛四29土衛五20土衛八22
天衛一28天衛二27天衛三19天衛四21
冥衛一26
球形半徑500~800
小於矮行星
土衛一97土衛二70
天衛五79
海衛八88
妊衛一98亡衛一99
鬩衛一43
接近球形半徑200~260
小衛星
人造衛星
火衛
小行星衛星
其它木衛
其它土衛
其它天衛
其它海衛
多
多
微小星體群體
行星環
太空垃圾
木星環
土星環麗亞環
天王星環
海王星環
細碎微粒
註:各大星體尾數為其尺寸排名,太陽1不在表中。排序靠後的星體序號僅供參考,因為缺乏多數TNO準確數據,且形狀古怪的天體的平均半徑因算法各異而變動。尺寸第1~36名半徑大於400km,全部列出;排名37~99,列出了所有非TNO星體,排序截止2015.1最新數據。